編者按
2023年4月28日,在南充市优化營商環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暨第二届南商大会上,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南充市民营企业50强”“南充市民营企业税收贡献30强”“南充市就业突出贡献民营企业30强”“第三届南充市质量奖”“南充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20强”“南充市十佳诚信民营企业”“十佳南充商会”等先进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
民營經濟已成爲南充發展的重要支撐,南充的發展、南充的今天,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家功不可沒。爲激勵全市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市工商聯會同南充日報社,從以上受表彰的民營企業中精選了10家民營企業(商會)“行業標杆”,在南充日報上開設專欄進行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在全市營造重視民營經濟、支持民營企業、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攜手書寫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嶄新篇章。今天推出第四期,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數箭齊發,建成四川省百強民營企業。

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数箭齐发 建成四川省百强民营企业
走进四川省华中建设集团总部,“四川省百强民营企业”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至今,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已经连续4年荣获这一殊荣。
2023年4月28日,在南充市优化營商環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暨第二届南商大会上,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被南充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充市民营企业50强”,董事长张宏标被授予“南充市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2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仍然实现产值38亿元,纳税超亿元。
盛夏時節,在華中建設集團各個板塊,掀起新一輪沖鋒沖刺熱潮,全力以赴抓生産、拓市場,朝著今年産值過50億元的目標而奮鬥。
全力以赴抓生産奮力沖刺年度目標
漫步于蓬安縣新園鄉寬敞溝村道路上,一棵棵綠樹將村莊掩映其中。站在一處山丘眺望桃李産業園,只見阡陌交通、桃李成林,讓人心境開闊。走進林中,一棵棵桃樹、李樹上結滿了“文君桃”“相如李”,個頭大,桃李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這正是華中建設集團旗下四川省紅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此打造的萬畝桃李産業園,園區還建成了桃李果品交易長廊、桃李初加工基地綜合體、垂釣園、農商旅體驗園等,省級現代農業星級示範園呼之欲出。
2022年,万亩桃李产业园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立足万亩桃李产业园,按照产业兴旺要求,进一步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将其打造成农旅融合标杆。”对于园区规划与发展,四川省華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标已成竹在胸:持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企业增收、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群众致富。
“通過流轉土地發展桃李農業産業,帶動當地2000余人就業,實現人均務工增收10000元,人均土地租金增收500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以上。”寬敞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中華介紹說。
萬畝桃李産業園僅是華中建設集團旗下衆多産業之一:
在公司工程施工板塊,一支支施工隊在四川、北京、河北、甘肅等地忙著進行電力工程施工;
在公司生産板塊,工人們在爭分奪秒趕訂單,進行河舒豆幹、端午粽子等食品生産;
在公司農業板塊,特種養殖、牲畜及家禽養殖、生態蔬菜瓜果及糧油種植,不僅是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撐産業,也帶動著越來越多的老鄉增收致富;
在公司電商板塊,工作人員忙著配送市民網上訂購的時鮮蔬菜等生活物資……
數箭齊發"晉級"四川省民營企業百強
1982年,張宏標放下書包後,提起灰桶,當起了泥水匠。半年後,做了一名電工。一年後,幹出了成績,當上了電工班長。1988年,他注冊了一個2.3萬元的水電安裝工程隊,帶著身邊的十幾個人,一路前行。1994年,懷揣不到20萬元的第一桶金,成立了南充市水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這是華中建設集團的第一家企業。
憑著一股韌勁和拼勁,十年時間,南充市水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水電安裝隊伍擴大至300人。2013年,華中建設集團正式成立,集團注冊資金爲1.5億元。
“正是經過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攻關,企業才有今天。”張宏標說,以水電安裝爲例,從最初簡單的室內照明安裝,做到了如今可進行全國最高電壓等級線路施工;從低壓線路施工做到了如今的80萬千伏超高壓線路施工。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如火如荼實施,以及電商産業的蓬勃發展,張宏標敏銳地意識到,這裏面大有前景。于是,南充市花好電商交易有限公司、南充市花好動物園有限公司、蓬安花好月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四川省紅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蓬安寬敞溝牲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四川省花好月圓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相繼成立,涉及建築施工、農業、養殖、食品生産、旅遊、電商等多個行業,創造就業崗位2萬余個,每年納稅達1.5億元,至今已經連續4年被評爲四川省民營企業百強,榮獲四川省産業化龍頭企業、四川省旅遊脫貧領軍企業、國務院脫貧攻堅“萬企幫萬村”先進民營企業等榮譽。
勇擔社會責任把企業發展融入社會發展
“回報社會、奉獻社會”,這是華中建設集團一直堅守的信念。
盡好社會責任,從2005年爲高坪區清溪街道捐資40余萬元,修建2座便民橋至今,華中建設集團已經捐資300余萬元,修建了10座便民橋,還先後資助100余名困難兒童、殘疾兒童完成學業,以及爲汶川地震災區捐資,捐資累計達2000余萬元。
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爲充分展現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華中建設集團第一時間將10萬元現金和消毒液送到高坪區紅十字會,購買4萬余個口罩捐贈給疫情防控一線人員。
當時,華中建設集團第一時間成立抗疫物資配送中心,全員全天候上崗,每天從郊區的産業園區采摘新鮮瓜果蔬菜配送至封閉小區,並堅持做到“收購不壓價、配送不加價”,還免費爲社區居民代購其他生活物資……
“一個人、一個企業只有把自身的發展融入社會發展,融入共同富裕,才有價值。”張宏標對集團員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偉大成果,致富思源,造福群衆,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
來源:南充日報 |